开学在即,请小心这些网课诈骗类型!

2021-08-30 0 开封市教体网

警惕!警惕!

9月初,因为疫情缘故,我市师生即将

展开网上教育教学活动

也给了骗子可乘之机

千万要小心!

下面为大家罗列几种诈骗类型及相关案例



案例一:免费网课类

五年级的毛同学品学兼优,防疫在家学习期间,利用父母手机报了一个“免费美术班”,当她免费听了一节课,“老师”提醒需交五元定金预约接下来网课,之后会将定金退回,可随后客服在添加微信后向毛同学索要2000元解冻费,最终被骗。



警方提示:

无论网络还是现实中,都没有免费的午餐,学生们涉世未深很容易卷入骗局,家长及老师有义务向孩子普及课本以外的相关知识,尽量不向孩子透露支付密码。

案例二:冒充教育工作者类

最近有骗子混入某校家长群,以“老师”身份发布一则收费通知:“因为疫情影响,接教育部门通知,现开始收取新学期学费,统一扫描二维码付款后截图发群里!”随后骗子还特别强调:“现在有教育局补贴,仅限今日当天,每人2595元,逾期不补!”最终有不少家长上当受骗。



图片

警方提示:

网课期间,骗子所针对对象不仅是孩子,同时也有家长,作为家长配合校园工作同时,涉及钱财事项万不可掉以轻心,转账前定要多加询问,再三确认无误后再缴费。

案例三:冒充公检法类

最近12岁的吕同学上网课时加了一个好友,该好友谎称某地警官,言称吕同学父亲涉嫌违法,账户已经被冻结,要在30分钟内解冻,否则其父亲将坐牢,被惊吓的吕同学遂按要求给对方先后三次转账,被骗共计9000余元。


警方提示:

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普及相应法律知识,网络时代孩子即使足不出户也有可能成为骗子实施犯罪的对象,提醒孩子,警方不会通过电话、网络办案,有事情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家长。

案例四:送手机、礼品类

二年级李同学一直想要一部自己的手机,最近他在qq里收到一条“免费领取手机”的信息,信息上面有二维码,扫进去后对方提示需将个人昵称更改为6位同支付密码一样的数字作为个人昵称即可领取,最终李同学家长的某张银行卡被对方全部盗刷,共计三万余元。


图片

警方提示:

学生上网课同时作为家长定要留心,一旦发现有学习外的其他行为应谨慎或立即制止,网络诈骗无处不在,需提高警惕。

案例五:高额返利类

张同学在qq群看到做任意数额10倍返利广告,张同学分2次给对方赚钱,每次500,对方提示需做够10次,不然钱无法退回,张同学便用父母手机扫描对方二维码,共被骗5000余元。


警方提示:

学生在利用手机上网课期间,由于涉世未深,很容易受蛊惑,看到返利送礼品之类信息很容易上当,家长需提醒孩子不要利用手机进行网课以外操作,同时更改支付密码,以免孩子上当受骗,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。

案例六:网络游戏类

三年级的杨同学在网课期间,利用父母手机进行游戏充值并赠送给游戏好友,购买某游戏皮肤及相关英雄共计2万余元,目前杨同学家长正与游戏公司客服协调解决。


许同学在网课之余常用家长手机偷偷打游戏,为了破除防沉迷模式,许同学先后给骗子转账共1200余元。


家住某小区的江同学打游戏时认识一个游戏好友,对方称免费领取游戏道具,经不住“免费诱惑”,江同学用妈妈微信扫了对方二维码截图,并按照对方要求输入验证码,手机支付密码,骗子骗取两万余元后将江同学拉黑。



图片

警方提示:

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曾接触相关手机游戏,由于游戏社交环境较混乱,极容易遭受不良影响,耽误学业同时还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经济损失,作为家长要及时对孩子一些行为习惯进行更正,树立良好人生观。





01


要让孩子在潜意识中警惕任何网络上的陌生人,对网上所有主动接近的人保持距离,切莫轻信,逐渐形成风险意识。


02


树立孩子正确经济价值观、人生观,传达给孩子努力才会有回报的概念,不付出便得不到收获。


03


家长做好自身手机止付安全措施,切莫轻易告知孩子支付密码、银行密码等重要信息,叮嘱孩子勿扫未知二维码,以防电信诈骗及其他相关不良信息。


04


要引导孩子适度娱乐,不要长时间沉迷电子产品。


05


一旦发现可疑情况,或者遭受诈骗,一定记得保存好相关凭证,并向有关部门举报。




开封市教育体育局

开封市公安电信诈骗犯罪侦查支队

再次提醒:

紧绷防范之弦!

远离诈骗之害!



To Top